上海大学:汲取“四史”力量,培育强国英才
创建日期:2020/10/26 王武 浏览次数: 返回

上海大学按照市委和市教卫工作党委部署,在学校学生中分层分类、全方位、立体式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学习教育,把“四史”学习教育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推动学生知史爱党、知史爱国,守护初心、勇担使命,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培养堪当大任的时代新人。

一、加强顶层设计,把学生开展“四史”学习教育纳入工作规划,让“四史”知识“活”起来

充分利用首日教育、毕业教育等,在日常思政教育和仪式教育中全面融入“四史”内容,对分管书记、辅导员、党支部书记、普通同学等不同群体分层分类、全方位开展深入、持久、生动的“四史”学习教育,发动校院两级多部门协同育人,提升教育成效。制定“四史”学习教育年度工作计划,召开专题工作会议,明确将“四史”学习教育作为今后常抓不懈的政治任务。利用学工例会在分管书记层面进行“深入开展‘四史’学习教育”的工作部署,组织思政干部培训班辅导员参加“‘瞻仰陈云故居,传承红色基因’——‘四史’学习教育红色寻访活动”,体悟革命精神。学生层面,通过党日活动、支部生活会等把“四史”学习教育融入日常,把“四史”学习教育纳入本科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实践)》课必修内容。在本科生毕业教育中,融入“四史”内容,指导各学院开展“党徽闪耀,‘五个一’毕业生党员教育”。组织毕业班学生党员学习党委书记成旦红主讲的“赓续红色基因,书写青春传奇”“伟大工程”系列示范党课。在本科生学术论坛中设“四史”专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度思考与研究,激发创新意识。

二、激发基层活力,把“四史”学习教育融于日常,让学院和学生“动”起来

促进“四史”教育从学生被动听到主动学。外国语学院推出“海星外语微党课”;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马克思主义理论研习会推出“缅怀英烈,传承红色基因,担负时代使命”等宣讲;理学院、环化学院等学生通过走访家乡红色地标学习“四史”;中欧学院等在云课堂观摩宝山红色研学线路;图情档系学子通过“云”游场馆学“四史”。“四史”学习与专业相结合。上海电影学院串联“汲取智慧,开拓力量-读四史” “以史鉴今,资政育人-悟四史”“重温光辉,不忘初心-读四史”三大学习板块;音乐学院开展“学习抗战初期的音乐创作”“四史”学习;计算机学院学生开发“四史”学习VR小程序;文学院把“四史”纳入大学生“挑战杯”项目孵化主题。通过科创实践,逐步将红色基因根植于学生血脉,助力青年学子自觉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

三、抓住教育契机,结合重要节点学“四史”,让“四史”学习教育“亮”起来

紧密结合上海丰富的红色资源和改革开放实践,围绕“七一”“十一”等重要节点开展“四史”学习教育。“七一”前夕开展党建“四评”,选树表彰一批优秀党员、党务工作者、优秀主题党日、优秀组织生活案例和学生党员标兵、学生十佳党支部等红色标杆,通过学校宣传栏、新媒体平台展示其风采。“十一”期间积极响应上海市教委“网上重走长征路”首站活动暨“四史”知识竞赛工作。抓住主渠道,对各学院统一部署,要求辅导员、学生全覆盖参与。用好微阵地,通过“上大学工”公众号,向全校师生发出“叮咚!‘网上重走长征路’喊你参与知识竞答啦”召唤。围绕疫情防控开展“共抗疫情、爱国力行”主题教育,邀请上海市第一批援鄂医疗队领队兼党总支书记郑军华作“一线党组织政治引领凝心聚力,确保援鄂医疗工作顺利完成”报告,把抗击疫情伟大实践作为“四史”学习教育的宝贵资源。挖掘上海大学“红色学府”爱国主义教育元素,赓续红色爱国基因,结合校庆节点,开展“青春告白”系列活动,鼓舞青年学生守初心、担使命。

四、抓好队伍,推进“四史”学习教育全覆盖

抓好分管书记队伍,确保“四史”教育得到二级党组织的高度重视和有效落实,防止出现“上热中温下凉”。抓好辅导员队伍,提升辅导员指导学生“四史”学习教育的工作能力和水平,确保学生“四史”学习的质量成效。抓好学生党支部,夯实基层基础,通过主题党日活动等引导学生汲取“四史”力量,发挥灯塔领航作用。抓好学生团支部,通过团日活动、社会实践等进行总动员,提升“四史”学习教育在全校学生中的知晓度与参与度,努力实现“四史”学习教育的全覆盖。

五、建设“四个红”,推进“四史”学习教育学深悟透

开展“红色讲堂”,开发思想道德修养与实践精品课,邀请名家名师用青年喜闻乐见的方式讲述“四史”,创新第二课堂形式和内容,推动“四史”学习教育入耳、入脑、入心。讲好“红色故事”,推出“我是红色基因传承人”之《从上海大学(1922-1927)走出来的英雄烈士》读书征文活动,通过征文形式,让学生与英雄们开展心灵对话,引导上大学生在校史故事中学习“四史”。培育学生“红色宣讲团”,尤其是手语社团的继续推进,用独特的“语言”讲好上海、上大的红色故事,让历史、时代与青年同频共振。培育“红色队伍”,培养党员骨干队伍,构建“学知识-长才干-锤品格-育情怀”的培养体系,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六、推动“四个进”,确保学生“四史”学习教育实效性

进课堂,第一课堂,通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实践)》课程,结合学生特点融入“四史”内容;第二课堂,利用“新时代新空间新成长”空中课堂,实现线上线下教学资源的有效联动,开展云端学习。进基地,发挥上海作为党的诞生地、改革开放前沿阵地的特殊优势,共建一批“四史”教育基地;利用上海丰富的红色资源优势开展“四史”学习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开展红色寻访活动,实地学习相关历史,使学生从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自觉当红色基因的传承者、“四史”文化的传播者。进教材,将“四史”教育内容修订进《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实践)》课程教材,发挥主渠道优势,进一步讲好“四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进网络,发挥新媒体优势,在“上大学工”等学生活跃的网络平台加强“四史”教育,用学生喜闻乐见的话语助学“四史”。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上海大学将不断在“四史”学习教育上构新思、出新招,引导学生在“四史”学习中汲取精华、丰富智慧,在实践躬行中坚定初心、牢记使命,让“四史”学习教育真正入脑、入心、入行,实现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同频共振,共同成长。





版权所有 © 上海大学    沪ICP备09014157   地址:上海市宝山区上大路99号(周边交通)    邮编:200444   电话查询
               技术支持:上海大学信息化工作办公室   联系我们   投稿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