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央美术学院8位老教授回信,向广大美术教育工作者就做好美育工作、弘扬中华美育精神提出了殷切期望。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央美术学院老教授重要回信精神和对做好美育工作弘扬中华美育精神的重要指示精神,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于9月2日下午在美院330会议室召开由学院党委副书记王岭山主持的师生专题学习座谈会,学院青年教师、支部书记、辅导员、学生代表畅所欲言。
美术学院党委书记:陈静
读完习近平总书记给老教授们的回信,非常感动,备受鼓舞,信中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美育的高度重视。作为美术学院的一员,深感学院在坚持正确办学方向,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全面发展的艺术人才外,如何在满足社会对审美文化的需求,提升社会美育水平,用优秀的作品陶冶人、鼓舞人,提升民族的整体素质,是我们学院同样面临的重要挑战。美术学院一定会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沿着第三次党代会提出的目标和路线,乘着学校高水平建设的东风,不断提高学院的办学水平,提升学院在人才培养、科研创作、社会服务以及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能力和水平,“以大爱之心育莘莘学子,以大爱之艺绘传世之作”,不负总书记的要求与希望。
美术学院党委副书记:王岭山
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对做好美育工作指明了方向,提出了要求,提供了强劲的精神动力,从文艺工作者座谈会到十九大报告,再到习近平总书记对于央美老教授的回信,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美育工作的重视,而“美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塑造美好心灵具有重要作用”对全国美术教育工作者更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的一名学生工作者,我们如何培养德艺双修的艺术类人才,同时将专业美术教育和普及向全校乃至全社会延展,是我们责无旁贷的责任。我们将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以自己的实际工作努力为青年学生搭建良好的学习和成长平台,将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坚持立德树人,扎根时代生活,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让祖国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长。同时也为“立足为艺术、为生活、为城市,充分营造处处有艺术、处处有美学的良好氛围,为上海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作出更大贡献”做出自己的努力。
美术学院副院长:金江波
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中:“做好美育工作,要坚持立德树人,扎根时代生活,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让祖国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长。”我深受感触并将以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精神为指引,美术学院应担当起新时代“以艺育人,以文化人、立德树人”的重任,培养好能讲好中国故事,能绘就时代风采,能颂唱人民美好生活,能为国家软实力提升做贡献的新时代艺术人才。作为一名艺术教育工作者,我们要珍惜这个时代给我们的发展机遇,“以大爱之心育莘莘学子,以大爱之艺绘传世之作”;作为一名上海美院的教师,我们要抓住高水平建设给我们提供的良好发展机遇,提升学院的办学水平,同时传承好海派文化,讲好上海故事,为上海的城市建设发挥作用。
美术学院辅导员、团委书记:陈静
“美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塑造美好心灵具有重要作用”。对于一名在美术学院从事思政教育的工作者来说,塑造学生美好心灵是亦我们的重要奋斗目标之一。我所理解的美好心灵是建立在拥有健康、健全的心智基础之上的。围绕着学院人才培养目标:德艺双馨、思行并重、技道兼修、传创同构、文质共美、全面发展,学院团委将紧跟党的思想,并在思想上引导好美院青年,充分利用课外人才培养平台组织青年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展示美育特色,挖掘学生专业潜能,打造美育创客空间,辐射上大师生,与美共美。
美术学院青年教师:葛华灵
作为一个普通的美育工作者,作为一名刚刚入职的教职员工,我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之后,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所从事的职业,是关系到民族发展的,是关系到祖国未来的。我打算从下面四个方面加强个人工作:一是要把美育贯穿于教学。努力把自己所学应用于探索艺术人才的培养模式,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想象美、创造美的能力。二是要以美育推动艺术创作。通过不断的书法创作反映时代发展、人民心声,从而进一步体现艺术审美的规律、艺术语言的拓展。三是要为上大美育做出贡献。要在平时工作中弘扬美、传播美,并且要把上大的美育理念在各种活动中传播到各地去。四是要加强学术研究,把个人美育研究提高到新的水平。要深入研究本科美育的传统观念、思想和特征,研究中华美育精神,进一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美育工作者的殷切希望,给习近平总书记交出一个合格的答卷。
美术学院辅导员、支部书记:田佳佳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深受鼓舞,结合自身在国画系担任辅导员的经历来来谈谈关于提升大学生传统文化素养方面的感受。美育必须要继承传统,也不能扼杀艺术创新。在全面繁荣发展的时期,需要我们有对几千年中华传统文化审视的定力,在继承传统华中不断创新。创新是艺术的本性,一切文化艺术形态的发展、进步,都是以创新为动力的,艺术的创新既不能脱离传统,又要突破传统的案臼而注入新的信息。要让学生体会、感悟其中的含蕴,从而穿越文化反差激活艺术创作的灵感。任何艺术创造,都是以继承传统为基础,以创新为目的。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给我们美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辅导员、支部书记,做好工作责无旁贷。
美术学院研究生、上海大学第三次党代会党代表:汪溪
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让我备受鼓舞,我作为一名上美人,我也深切感受到学校、学院对我们艺术生的用心培养,如50余位国内外著名艺术家以特聘教授的身份加盟上海美术学院,坚持发展学院与国际院校的学习交流项目,学院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跨界合作,与大师面对面对话的“上美讲堂”讲座论坛,研究生本科生的专业培养改革,学院为我们提供良好的学习氛围与育人条件,加强了我们的人文素养与艺术审美培养。今年六月,我更是有幸参加了中国共产党上海大学第三次代表大会,了解到学校过去五年来的发展成果与未来的发展战略。在会上,金东寒校长的工作报告中提出对上海美术学院提出“精艺”的新要求,即对接上海文化品牌建设与文创事业发展,着力创立“上海流派”,将艺术与技术、理论与实践、民族化与国际化进行融合,切实发挥艺术学科在弘扬民族精神、塑造文化人格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也为我们未来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身在发展中的学校和学院,我们倍加珍惜,用心学习,努力成为在新时代有新作为的新青年。
美术学院研究生会主席:刘昌辉
作为中国第一所国立现代形态的美术专门学校,中央美术学院一代代美术教育家就以美育为己任,和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紧紧联系在一起。习近平总书记给这些回信的老教授中,有上海美术学院的特聘教授,比如说邵大箴老先生。我深刻的感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美育工作者的关心,对艺术类学生的关爱。作为一名美术类研究生,我应当以老一辈的为榜样,学好专业知识、扎根时代生活,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做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美术学院本科生学生会主席:费陈丞
近日在朋友圈多次看到关于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央美术学院老教授回信的推文,我也有仔细拜读过。今天的学习座谈会让我有机会听到老师、同学们对此的理解和看法,真的十分开心。我一直觉得很幸运,我的父母支持我选择艺术这条道路。作为一名美院的青年学子,我渴望用自己的所学去造福社会,为人民服务。在之后的毕业创作中,我也会努力传承中国文化,结合时代潮流,发扬家乡地方特色,创作出弘扬中华美育精神的作品。
美术学院2018级新生:沈京洁
习近平总书记肯定了央美老教授们对美育工作、美术事业不懈追求的殷殷之情,强调了美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塑造美好心灵具有重要作用。作为美院大一新生,在如今中外大融合,世界大变革的格局中,我认为我们应该发展带有中国文化特色的艺术,并且加强美术学习,在注重学业的同时,也不忘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国家对艺术教育的重视能为我们创造一个更好的环境,让我们认识艺术之美,学会艺术鉴赏,灵活运用从良好环境中所得的心得感悟去进行艺术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