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教育学院坚持“五个注重” 融入中心深学实做
创建日期:2016/12/13 阎颖 浏览次数: 返回

在校党委的领导下,围绕高水平大学建设,继续教育学院党总支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契机,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各领域,秉持"夯实基础,融入中心"的党建理念,深化转型,价值引领,在学院转型发展、人员深度融合过程中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为学院中心工作保驾护航。
2014年9月,由四个学院一个部门人员合并整合为继续教育学院。学院现有教职工89名,党员59名,分属5个支部。学院办学秉持"应用为主,够用为度"的教育原则,立足上海,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和文化建设,努力办出成教特色,打造学院品牌。学院稳定发展学历教育,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努力提升办学水平。2016年,在全市报考人数逐年下滑的情况下,报考我校的人数总计6246人,连续四年保持全市第一,圆满完成了校领导对我院成人学历教育稳定规模的总体要求。同时积极拓展非学历培训,学院现有ACCA高端培训项目、数字艺术培训、网络管理培训等项目保持稳定发展,2016年学院成功中标上海市文广局万人培训计划项目,提升了学院品牌影响力。
1、注重加强制度建设,夯实党建基础,发挥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
2016年1月,学院完成了新一届党总支委员会的换届选举工作。学院党总支根据基层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制"建设的要求,认真梳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清单及任务分解表,明确责任主体,确保权责清晰。
学院在日常工作中严格执行"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凡属"三重一大"事项都由党政联席会议集体讨论决定。认真修订《上海大学继续教育学院贯彻实施"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的有关规定》等六项制度,进一步完善《党总支中心组学习制度》、等三项制度。班子处级干部认真签署落实党风廉政建设承诺书、责任书、计划书、项目书和廉政建设主体责任评议书;坚持"三会一课"制度;坚持中心组学习制度(校院两级中心组学习年度参与率95%以上);坚持院务公开、党务公开;坚持党支部书记工作例会制度;坚持党员领导干部谈心制度;坚持党代表列席党政联席会议制度。
2、注重党员日常管理,弘扬廉洁文化,发挥党组织思想政治优势
把握"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契机,不断强化党员的日常管理:认真做好党员组织关系的集中排查,建立党员信息库信息动态管理;认真执行党费收缴、使用明细制度;党总支定期发布组织生活指导目录,鼓励支部开展自身特色组织生活,运用新媒介进行党员的经常性教育,开展线上微组织生活,从各个环节扎实做好党员的日常教育与管理工作。
根据不同的党员群体,总支分层分类开展经常性党员教育,如组织中心组成员和党员干部参观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交大钱学森图书馆、孙中山故居等、观看《暗查》等廉洁教育警示片,筑牢党员干部作风建设的思想防线。组织全体党员参与党史知识竞赛、参与"践行‘四讲四有’做合格党员"主题征文活动、开展学院优秀党员表彰活动、集体重温入党誓词、学院处级干部上党课讲坛组织教师开展《立足本职严于律己》廉洁从教主题活动。党支部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教育:邀请学校党务干部上专题党课、组织党员观看"日出东方——建党95周年纪念展",组织"谈谈入党那年那事"专题组织生活会、组织学习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组织参观宋庆龄故居、嘉定区特警队和吴淞炮台湿地公园等
3、注重坚持民主管理,鼓励党建创新,巩固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
学院重视推进民主管理,通过每年召开全体职工大会、全体党员大会、坚持公示等各种途径提高党内外群众对党务公开工作的知晓度,保障党员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确保党内监督的有效落实
鼓励党员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围绕学院转型发展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从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探索和思考,如党建课题《关于提升基层党组织整体功能的探讨》,党建项目《服务校区倾全心融入社区创和谐》、《凝聚青年党员教师,建设特色"青年之家"》等,通过一系列的党建创新,提升了支部活力,其中新嘉党支部获上海大学优秀基层服务型党组织示范点、教工党支部"走在学习的路上"获上海大学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秀基层案例。学院注重青年骨干培养,积极推荐青年同志参加各类培训,2016年共有7名党务骨干和后备干部分别参加了上海大学首届骨干教师研修班等各类培训。学院鼓励青年骨干教师围绕"培养什么样的成教学生,如何培养成教学生"积极开展教学改革,目前青年教师参与制作上线使用的网络课程达12门。
继续教育学院直属党总支作为静安区"共同行动"区域化党建工作联席会议成员单位,服务社区,资源共享,新闸路校区连续10年被评为"静安区平安单位"、"静安区爱国卫生考核优秀"、"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制考核优秀等级"。
4、注重团结民主党派,激发群团组织活力,发挥党组织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
针对人员并入,年轻党外人士增加的情况,党总支定期召开"季度座谈会",明确党员干部"一对一"联系党外人士的责任制度。积极发挥群团组织作用,做强做精传统项目,传递最大正能量"春夏秋冬季度生日会"、"青年教师教学比武大赛"两个项目已成为学院工会的品牌项目,妇委会组织开展的"欢度三八节-陶艺制作体验"、"插花"活动、"庆六一"创意彩泥活动,青联会组织"戏水舞色之水染文化体验",邀请院级领导班子成员参加的"学学上海话,讲讲心里话"活动、"寻觅上海滩风情"徒步行活动等一系列丰富的活动增进了解,促进融合,密切了党群关系。2016年度学院获得校工会及妇委的读书征文活动三等奖和优胜奖、荣获"2015年度上海市教育系统优秀妇女小家"荣誉称号。
5、注重巩固"两学一做"成效,学习榜样精神,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学院在组织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坚持问题为导向,从学校大局出发,如大部制改革中新闸路综合办作为首家合并的部门,稳妥做好过渡期工作预案和人员的思想工作,确保学校改革的顺利推进;学院积极调整结构、稳定规模、提升质量,坚持走可持续的继续教育发展之路,用发展的方式来解决和应对并入后人员的各项工作。
为了更加好的巩固"两学一做"的成效,在学习教育中注意加强宣传引导,营造良好学习氛围。运用校报、上大新闻网、上海大学"两学一做"专题网站、学院党务公开网、学院网等各类媒介发布相关报导,宣传学院"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做法和成效;充分利用网络媒介,采用支部微信群、QQ群等现代化信息手段进行经常性的学习讨论,将"智能式"学习教育常态化,把党章党规、系列讲话发送至信息终端,让党的新政策、新理论、新思想能够以更快的速度、更广的覆盖面在全体党员内迅速普及,营造良好学习氛围。特别制作了"两学一做"专题橱窗展示,宣传优秀党员和党组织事迹,发挥榜样作用,使全体党员的精神面貌进一步提升,在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等方面走在前、干在前。

版权所有 © 上海大学    沪ICP备09014157   地址:上海市宝山区上大路99号(周边交通)    邮编:200444   电话查询
               技术支持:上海大学信息化工作办公室   联系我们   投稿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