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花有主”的人才终于流动起来
创建日期:2015/06/30 胡 瑜 浏览次数: 返回

 

  • 图片作者:叶辰亮

  • 图片说明:上海大学党委书记、校长罗宏杰。 本报记者 叶辰亮摄


    日期:2015-06-23 作者:樊丽萍 来源:文汇报

    "名花有主"的人才终于流动起来 ——访上海大学党委书记、校长罗宏杰

      ■本报首席记者 樊丽萍

      上海"科创22条"已经发布,让好政策尽快落地、释放红利,对沪上高校来说,抢抓机遇,刻不容缓。

      "科创22条真是‘解渴’,帮了我们的大忙。"上海大学党委书记、校长罗宏杰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毫不掩饰他的喜悦。眼下,上大校园里,一个新型的高水平、国际化智库正在起步建设。让校方头痛多时的人事聘任障碍,随着"科创22条"的颁布,迎刃而解。

      就在不久前,中国社会科学院和上海市政府签署共建上海研究院的协议,这一智库的落点就在上海大学延长校区。毋庸多言,这个高水平智库不仅将直接助力上海经济转型发展和科创中心建设,而且也会帮助上大提升在人文社科等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水平。

      迎接这支集结国内一流社科研究力量的"国家队",上海大学拿出了"诚意":在学校土地资源非常紧缺的情况下,硬生生地腾出了一栋楼作为科研和办公用地。但比起"筑巢","引凤"这件事更难——智库是思想库,关键要有高水平的研究人员。

      早在上海研究院酝酿时,罗宏杰就预判到了新建一个高端智库的难处:各路学科的名家、大拿们都"名花有主"、各有归属,如何让他们在制度许可的范围内流动起来,为我所用?

      须知,很长一段时间,大学和科研院所都有规定,教师和研究人员未经单位允许,不得在外兼职,兼薪更是不被允许。"请专家们来工作,但又不许给报酬——除了偶尔帮个忙,长久合作肯定无法维系。"也正因此,从去年开始,当沪上高校开始大力推进新型智库建设时,就有不少专家呼吁,智库的用人机制必须有所创新,要让在政府、企业、各类研究机构和高校之间的人员能合理、高效地流动。

      促进人才流动的制度依据在哪里?在罗宏杰看来,上海"科创22条"就是一颗"定心丸"。除了明确提出"拓展科研人员双向流动机制",允许高校和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科研人员在履行所聘岗位职责前提下到科技创新型企业兼职兼薪;在薪酬方面,可探索采用年薪工资、协议工资、项目工资等方式聘任高层次科技人才。

      罗宏杰介绍,这就相当于为科研人员在不同研究机构之间的流动开了"绿灯"。如此一来,依托上大组建的上海研究院,就能够以项目为核心,以"兼职为主、专兼职结合"的聘任方式,在更大范围内灵活组织、调集学术力量。

      从新型智库的建设到组建跨学科的高水平研究团队,在罗宏杰的案头,眼下还摆着不少事关学校发展大计的具体改革项目。对接"科创22条",上大正在学校层面听取各方意见,出台细化的方案。

      比如,"科创22条"虽然允许高校教师"兼职兼薪",但这是以释放科研活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前提的。学校人事部门就曾担心:如果有个别教师利用这一政策弹性空间在外谋求和创新无关的"第二职业",或以兼职为名不愿承担学校、学院的相关工作,如何对其进行管理?

      罗宏杰透露,上大正考虑与合作共建单位签署合作协议,就一些"卡脖子"的行业共性技术难题或者科学前沿领域,在产学研共建的框架下配备研究力量、互派研究人员,实现更有组织的人员双向流动。"要把个人的兼职兼薪意愿转为单位基础上的兼职兼薪。一方面要让人才流得动,另一方面也要避免放太开带来的管理混乱,要确保高校教师履行教书育人的基本职能。"


     

     


版权所有 © 上海大学    沪ICP备09014157   地址:上海市宝山区上大路99号(周边交通)    邮编:200444   电话查询
               技术支持:上海大学信息化工作办公室   联系我们   投稿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