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至16日,上海大学举办2025年秋季中层正职干部专题研修班,研修班以谋划“十五五”规划与深化综合改革为主题,通过专题培训和学习研讨,认真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和上海市教育大会精神,进一步落实好十二届市委七次全会和学校第四次党代会精神,深化学校综合改革,激发中层正职干部“追卓越、创一流”活力,发挥中层正职干部“关键少数”的“关键作用”,更好引领推动学校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

校党委书记吴坚勇围绕研修班主题,给大家提出了五点工作要求。第一,要深刻认识实施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必然性和紧迫性,全面把握重服务、强贡献的逻辑导向。推动学校单纯从学科逻辑向服务科技、产业和社会发展的逻辑转变。发挥好学校大学科技园服务创新人才培养和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作用。加强新文科建设,深耕学科建设,注重学科交叉和错位发展。第二,要强化党管人才,建设高水平的人才队伍。加大从科技领域和产业一线引进人才的力度。进一步做好教师的分类评价,充分激活广大教师的内生动力。第三,要提升学校内部治理,优化资源配置。提升资源投入产出比,积极拓展和利用校内外各类优质资源。学校各职能部门要加强工作协同,注重换位思考,相互支持、齐心协力,形成推进工作的强大合力。第四,要打造适应改革需要的干部队伍,建强推动改革发展的关键力量。学校广大干部要勇于担当作为,要“眼中有活”,正确把握好综合改革“破”和“立”的关系。注重集思广益,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第五,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引领保障学校综合改革行稳致远。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强化组织动员。守牢意识形态主阵地,做好广大师生思想政治工作,为学校深化综合改革营造良好氛围。

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刘昌胜围绕深化学校综合改革进行工作部署。他指出,一要增强战略敏捷,深化人才培养改革。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让国家需要与社会需求成为育人坐标。紧扣供需适配核心要求,让国家战略和产业变革牵引专业调整。深化“拆除四堵墙”理念,让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贯穿培养全过程。二要把握战略主动,开展有组织科研。创新科研工作的组织模式,让科学研究有方向、有支撑。建强研究院跨域载体,让学科交叉有平台、有机制。贯通产学研协同创新链条,让科研成果能落地、能转化。三要提高治理效能,服务学校高质量发展。加强部门协同,进一步提高管理服务水平。加强开门办学,进一步提升外争资源的能力。加强干部作风建设,进一步提高干事创业精气神。随后,刘校长以“重塑我们的大学——开展有组织的人才培养与科研”作了专题报告,就深化学校综合改革的思路、实施方案进行了详细的解读。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挂职)栾宗涛以“深入推进学科专业调整,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更加有力支撑”为题,就深化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调整进行了系统全面的解读。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副校长郑海荣以“构建大科学时代有组织科研创新范式”为题,就南京大学探索有组织科研创新实践情况进行了案例教学。上海大学副校长张建华以“学校深化综合改革方案介绍”为题,详实介绍了学校在深化综合改革方面的主要内容和做法。
研修班上,校领导依次总结2025上半年工作并部署下半年工作。
本次研修班分为五个小组,在校领导带领下,围绕“谋划‘十五五’规划与深化综合改革”主题,结合下半年工作重点进行了深入研讨,为学校发展建言献策。
教务部常务副部长、创新创业学院副院长彭章友,组织人事部副部长、人事处处长刘丽兰,上海美术学院党委书记陈静,力学与工程科学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张田忠,未来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彭艳分别代表五个小组作交流发言,集中反馈了分组研讨成果,并分别交流介绍了本单位2025下半年重点工作计划。
从2018年开始,学校已逐渐形成了每年春季、秋季各举办一次中层正职干部专题研修班的工作惯例。每次研修班聚焦一个主题,综合运用专题报告、案例教学、工作部署、分组研讨及反馈等方式开展培训。本次研修班是在2025年秋季开学之际,通过组织集中培训,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以全校上下同频共振的强大合力,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
校领导班子成员、中层正职干部参加了现场培训。各二级党委、职能部处共开设了70余个分会场,中层副职干部、系主任、教授及教学科研骨干代表等线上同步参加培训。